马航MH370失联的契机
2014-04-03 14:59:43 来源:华启智能
发展方向是卫星导航和通信。在导航方面,我们需要摆脱地面雷达,在通信方面,我们需要摆脱无线电。
各国动用了大量的金钱、人力、设备,在方圆数十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域展开搜救,虽然马方宣布飞机已经坠毁,但至今仍未找到飞机残骸,让“坠毁”这个结论显得有些难以服众。
黑匣子数据不能只是本地保存
从马航航班失联事件可以看出,现在是时候把黑匣子转向云端了,至少将类似飞跃印度洋或亚马逊平原的长途飞行中的一些少量关键飞行记录数据传到云端。黑匣子不应当随机坠入大海或荒原,航空业应当向其他行业学习如何运营云计算系统存储和获取数据。
未来,从航空器的设计环节开始,航空业就应当考虑采用先进的跨大西洋、太平洋和极地的飞行监控、航空交通惯例系统以及航空公司业务运营系统,配合实时与云端同步的黑匣子数据。
飞机上黑匣子的数据,应该在航班飞行当中,实时传回地面,因为这一技术虽然不能提高安全性,但有助于追踪飞机位置,也可以让事故调查得以尽早展开。
从目前来看,黑匣子实时数据传输,技术、经费并不是问题,但有专家对安全隐患提出了担忧。全球最大的飞行员工会民航飞行员协会(ALPA)警告称,实时传输的飞行数据可能会被泄露,而在事故调查人员仍未掌握全面事实之前,这可能会让公众对涉事飞行员未审先判。
通讯系统急需升级
航空业人士指出,马航失联事件表明,全球航空业的数据通信、数据备份技术实在太落伍,今天的航空业,仍在使用上个世纪70年代的落后技术!
此外,失踪的MH370是一架非常先进的波音777飞机,安装了多个通讯系统,可以在飞行过程中和外界发送数据,其中应答器可以发送雷达讯号,另外一个系统可以通过卫星,给地面站发送数据,然而这些通讯系统,或被故意关闭,或是工作失效。马航航班驾驶舱中的飞行员,并未发送紧急求救信号,甚至并未发送“劫机代码”,商务舱中的乘客,也没有拨打电话。因此,马航事件也给整个航空业提醒:飞机上必须安装禁止人员修改的数据设备,并将数据实时传送个卫星,告知自己的真正位置。
雷达如何应用在航空系统中?
在搜救MH370的过程中,全球数十个国家,动用了覆盖在全球各个方位的雷达系统,但都无能找到一架重达250吨的波音777客机,而这也暴露了雷达系统的缺陷:在海洋或者沙漠上空,雷达信号就会变弱,存在搜索盲点。
发展方向是卫星导航和通信。在导航方面,我们需要摆脱地面雷达,在通信方面,我们需要摆脱无线电。
卫星硬件过关软件仍存缺陷
在这今天的搜救过程中,各国卫星曾多次发现疑似残骸的神秘图像,但绝大部分最终都被一一否决。目前,美国最好的间谍卫星分辨率已经达到0.1米,能够看到一顶漂浮的帽子,一些民用卫星分辨率也达到了0.4米左右。但是海上的漂浮物大多形状不一,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识别软件来识别这些目标,而且海上各种船只、漂浮物乃至海浪,都可能极大影响图像判读。
从目前应用在移动设备上的软件应用来看,现在的识别技术在功能上具备一定的精准度,或许这些识别技术,未来也将应用到卫星身上。
在这次事件中,中国也动用了大量的救援设备,但过去二十几天的搜救行动显示,中国鲜有突破性的发现,我们自身究竟存在哪些不足?
1、缺乏专业的搜救设备。在中国所有参与救援的船只中,只有南海救115和东海救101及其他少数船只具备专业的救援器材。此外,在深海探测、通讯设备方面,中国也远远落后于美国。
2、在空中救援力量方面,中国派出的飞机大都缺乏海洋探测能力,但美国的P-3C、P-8A和MH60-R直升机却可以探测到水下76米的情况,并有能力在4小时内搜索770平方公里的海域。
3、卫星捕捉信号的能力。在MH370航班失联后,有多枚他国卫星都曾收到了该航班发出的信号,但中国卫星却不在此列。